佛学文摘
  • [2021-11-10]
    白光长老圆寂5周年:隆辉法师撰文忆恩师,上人未曾远去
  • 白光长老圆寂5周年:隆辉法师撰文忆恩师,上人未曾远去2021年是原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白光长老圆寂五周年,为此,白光长老的弟子隆辉法师撰文《上人未曾远去——白光恩师圆寂5周年纪念》,纪念白光长老,回顾了师徒相伴的岁月,全文如下:恩师白光长老,成......【详细内容】
  • [2020-12-09]
    享誉国内外的当代高僧——茗山法师
  • 享誉国内外的当代高僧——茗山法师原文转载自金山网原题:焦山访古之当代高僧——茗山法师文/张大华茗山法师陈大经摄茗山(1914—2001年)法师是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享誉国内外的当代高僧。他1914年3月16日生于江苏盐城县,俗名钱延龄......【详细内容】
  • [2016-04-09]
    静波法师:钱丢了能再赚 它丢了也许万劫不复!
  • 静波法师:钱丢了能再赚 它丢了也许万劫不复!我们现在人所谓的神通都不过是“阿猫”、“阿狗”的雕虫小技。《楞严经》里有五十种阴魔,那都是高级的魔,比我们现在的魔高级多了。而我们居然会被非常低级的魔都给困住了,一旦遇到高级的魔,你就会迷失方向。也许......【详细内容】
  • [2016-04-09]
    广化律师:这件事让我见证了僧人半月诵戒的神妙之处
  • 余尝自愧业障深重,故于出家受沙弥戒之日起,每晚持诵沙弥律仪若干节,迄受三坛大戒之后,即单日菩萨大戒,双日具足戒,更番持诵,不敢或息。1962年年初主灵隐佛学院,开学不久,我提议半月半月法师与比丘学僧,......【详细内容】
  • [2016-04-09]
    成刚法师:修行人如不断除淫欲 一切努力都将白费
  • 成刚法师:修行人如不断除淫欲 一切努力都将白费经云:“欲漏不先除,蓄闻成过误”。谓若人修行,虽如深山里的苦行辟支佛,然其若不断除欲漏(淫欲),不唯道体不成,且其所作的一切修为,终将被其所坏。譬如有人,做了一锅佳馔,若掉进一点粪土,不但不能食用,且......【详细内容】
  • [2016-04-09]
    来果老和尚:你会在嘈杂的环境里修行吗?
  • 来果老和尚:你会在嘈杂的环境里修行吗?用功的人,似乎静中用功好用,坐下来用,工夫就现前。要说动中用功,不容易!工夫恰当的时候,似乎不能动,一动,工夫就没有;还要说动中、静中疑(指禅宗参话头之“疑情”)成一团,打成一片,真是不容易办到。对罢......【详细内容】
  • [2016-01-20]
    证严法师:点燃我们的心灯
  • 心要像明月一样,有水就有月;心要像天空一样,云开见青天。  用宁静的心态,观大地众生相,听大地众生声。  心如镜。虽外在景物不断转变,镜面却不会转动,此即境转而心不转。  心随境转,动转不息,则人我是......【详细内容】
  • [2016-01-20]
    宽容法师:依法打击假冒僧尼化缘骗钱的温馨提示
  • 随着经济的发展,人们文化生活的提升,烧香拜佛的善心人士越来越多,但有的坏人却借此机会骗人钱财,使个别人也不慎上当受骗了,只要我们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方法,即可轻松辨别真假:一、依法打击假冒僧尼走街串乡化......【详细内容】
  • [2016-01-16]
    陈星桥:关于当前佛教界几个思想理论问题的反思(中)
  • 陈星桥:关于当前佛教界几个思想理论问题的反思(中)陈星桥《法音》2006年第3期(总第259期)第34页三、关于“佛教是文化”的反思  清末之际,佛教衰败至极,几乎被时人视为民俗信仰和僧人谋生的工具。“五?四”运动以来,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人们的空前质......【详细内容】
  • [2016-01-16]
    达亮:学会放弃
  • 曾读到这样一个故事:大哲学家柏拉图曾带着他的七个徒弟来到一块麦田前,对他的徒弟们说“你们现在从这块田地里走过去,在田里捡一穗最大的麦穗,前提是你们只能拾一支且谁也不准回头,如果谁捡到了,这块田地就归谁......【详细内容】
  • [2016-01-16]
    李哲良:香积寺的钟声
  • 诗佛王维曾有“不知香积寺,数里入云峰”的诗句,可见香积寺之闻名。一  香积寺在西安城南约36华里的长安县神禾原西畔,南临滈河,北接风景秀丽的樊川。  联想到香积寺向有“骑马关山门”的传说,可知当初的香......【详细内容】
  • [2016-01-16]
    圣严法师:盲目放生没有功德 反倒有罪过
  • 释迦牟尼佛讲过好多在动物被虐待、被宰杀前救起来放生的故事。比如,鸽子被鹰追,要拿鸽子当食物。鸽子逃到佛陀身旁,佛陀代鸽子求情。可是鹰说,它也需要食物才能活命。鸽子和鹰都是生命,怎么办呢?释迦牟尼就割肉......【详细内容】
  • [2016-01-16]
    行愿法师:放生不是做简单的佛教法事活动
  • 放生是一种善行,本无可厚非。在大乘佛教的国土,每逢释迦牟尼佛、观音菩萨、阿弥陀佛等佛诞节或每月的初一、十五,中国传统寺院,多会举行“放生”的佛教活动。放生的活动热闹又殊胜,佛教徒或非佛教徒都可以参予,......【详细内容】
  • [2016-01-16]
    随喜的重要性
  • 随喜主要是指见他人行善、修行有所成就或者离苦得乐,心中升起欢喜心。其实随喜是一种很方便的修行方式,不需要出资出力就可完成,是一种彻底的修心的方法,但是我却觉得要完全如理如法的随喜也还是很困难的,口头上......【详细内容】
15 条/页  共 14 条  页次:1/1页